良对这句话,有些‘不赞同’,主要是条件不一样。
假设他和严仁美有‘三个儿子’,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做首脑,陈光良会更担心其他两个兄弟未必服气。
与其如此,陈光良觉得还不如分成三份事业:航运、地产、实业,三个孩子分家。
等待第三代后,才实行施约克的那种说法。
当然,这没有对错,只是环境不一样的选择而已。
陈光良最后又将话题转移到航运上来,说道:“太古洋行的船只也有合伙人加盟的,不知道假设我的船只也希望挂太古洋行的船只,是否可行?”
施约克回道:“只要是英籍船长,就可以。”
他倒没有多想,陈光良的船队也就两艘船想挂太古洋行的牌子,这些问题都不大。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个里面的道理,我倒是明白。”
事实上,陈光良现在对于航运的前景,也有一定的规划。
1937年后,陈光良保留下的船只,肯定要去香港注册,再挂在某个洋行名下。而这些船只从事的运输,便是为抗战运输物资。
越是接近抗战,陈光良的决心就越大。
将物资从沪市租界、香港、广州湾这些地方,运输至西南,再通过陆地交通运到抗战区。
这样至少可以操作到1941年。
之后,陈光良的船队只能逃向美洲,他倒是希望届时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