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听了曹爽的牢骚,曹真顿感头疼不已。
曹真能以曹操养子的身份得到曹丕的信任,除了自小跟着曹丕外,更重要的是曹真一向谨言慎行,对内对外都谦逊有德行,不曾有半点逾越规矩。
曹真给曹爽取的名和表字,也是希望曹爽能有“德行”。
不曾想。
曹爽竟然口无遮拦的私下议论曹丕赐死甄宓的事。
这是能随便议论的?
自古以来,就没几个皇帝能忍受被议论。
甚至于还出现了避讳制度,书写和言语中都得避开皇帝的名字以显皇帝的尊贵,如果触犯了就得受到惩罚。
即便如刘秀,也直接让秀才变成了茂才,更是令整个东汉的人取名都要避讳“秀”这样的常见名,令古人今人后人都极为难受。
纵观两汉,也就汉宣帝能做到真正的体谅百姓,为了避免百姓因为避讳而获罪,更是下诏改名刘询,理由是:古代天子的名字,人民很难知道,所以很容易避开。
而在刘询的另一份诏书上也言明:国家司法,关系万民生命,要让获得释放的不抱怨,判处死刑的不愤恨,才叫真正有素质的法官;若是断章取义,曲解法令,不论是轻叛还是重叛都不公平。上位者无法明断,天下人就不会信服。
曹丕,同样不是个能忍受被议论的,也无法和汉宣帝相提并论!
对于这一点,久随曹丕的曹真是很明白的!
甄宓为什么会被赐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