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可派人替朕传讯于刘备,彼若肯罢兵,朕愿让出宛城;若三日后博望坡的汉军不肯撤离,朕会调北方四州之军力,与刘备不死不休。”
谈归谈。
曹丕也没丢了锐气。
加上三日期限,其实也是在争面子。
大意就是:若刘备信守承诺的将兵马撤出了博望坡,那曹丕自然也有帝王的风度不会趁机抢占博望坡险要继续对峙;若刘备连兵马都不敢撤出博望坡,那曹丕为了脸面就会继续跟刘备死磕。
对于曹丕这个位置的人而言:军事更多服务于政治,而非单纯的胜败。
曹丕的信使很快抵达了博望坡。
黄忠不敢自专,派岳举带着曹丕的信使去刘备的大寨。
见曹丕信中那毫不掩饰的“你我各退一步”之意,刘备不由发笑:“想撤兵竟还要与朕相商,曹丕不如其父多矣。”
嘲笑归嘲笑。
刘备也认真的权衡利弊。
汉魏双方,目前其实都是在强撑。
不论是刘备还是曹丕,这几年都在大量用兵,很少有与民更始的时候。
在宛城继续对峙,对双方都没好处。
思虑良久。
刘备同意了将博望坡的兵马撤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