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乐谷的哑汉们也捕鱼,但他们是用编织的旋网捉鱼,哪里会有鱼钩?
这难不倒小猴,按掌门洪天鹏的吩咐,他总要置办一套钓鱼的行头。
每家每户女人做衣裳做鞋,缝补衣物,总离不开针。若说大多数人家缺银子是真的,如说缺少针,那可是说假话……
小猴从媳妇玲玲处要来两根针,三丈长的白色缝衣线,又从哑人柴房里讨来几根竹条……
小猴把三号针放在油灯上烤,色变蓝了,热乎了,顺势一弯,就做成了弯弯的鱼钩。只是缺少鱼钩儿应有的倒枪刺儿,是针必有眼,那就能穿钓鱼线。
他把缝衣线搓成三股,这钓鱼线便有了。
他把一根三尺长稍粗的竹条上端插一上一尺半细竹条,然后用鱼线把接缝处缠死缠结实。鱼竿把结实,鱼竿稍软硬适度,这便是标准的鱼杆了。
钓鱼必须有钓鱼漂。小猴那时代钓鱼人一般会用鸭鹅尾部白色的翅根毛下部稍粗的部分,把它截成一小段一小段,这些家禽尾部根毛必有孔,穿十五六小段于钓鱼线上,根据水深调整好高度,让它浮在水面上。鱼一咬钩,这些鱼漂儿也有称它为浮子的,它忽上忽下会动,钓鱼人瞧他往上或往下动半寸时,一提杆,一般活蹦乱跳的鱼儿就被钓上来了。
小猴此时的鱼漂是用鸭毛根……这是他孩提时时常玩的钓鱼把戏。他还没忘。钓鱼还需鱼坠,钓鱼还需板凳,钓鱼还需凉帽,钓鱼还需打窝子,钓鱼还需味子。
打窝子是指正经钓鱼人在钓鱼前会把大米、小米混在一起,用蜂蜜与粮食白酒泡上。钓鱼时带上,选一个水深浅合适的地方,判断是鱼儿路过或觅食的水域,把米撒进去,约过一刻钟,水面会泛起大小不等的气泡,气泡越大,说明被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