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同学,据那同学自己说,他是他们山沟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当他临走的时候,他们乡的乡长过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带着鞭炮还有三百块钱过来的。
在放完鞭炮之后,那个老乡长抓住他的手,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娃呀,你既然出去了,就别回来了,咱们这儿太穷了……”
陈阳不知道这位老乡长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他知道,他的心一定是痛的。
因为他还记得,自己当初要出来读书的时候,没有所谓的乡长,当然,他们那儿也不叫乡,而是比乡高一级的镇。
镇里也没有派出什么所谓的重量级的人物来送行,只是随随便便地叫了个小虾米,然后在那儿高谈阔论。
所谓的高谈阔论就是在那儿画饼,中心思想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们在外面要好好学习,学成归来建设家乡之类的。
陈阳在外面没有学成,自然没法回去建设家乡,至少现在的他回不去,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知道现在的农村要出一个名牌大学生有多难。
在城市超级发展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在朝大城市集结。
像陈阳他们以前读的那所高中,到目前为止的升学率都达不到百分之十二,没错,你真的没有看错,是真的达不到百分之二十。
能上一本线的,几乎没有,这个能怪学校吗?好像怪不着,能怪社会吗?好像社会就是这样的操蛋。
越好的学校,就越有好的资源,基本上从初中开始,这种差跑就拉开来了,因为好的教师,好的生源,首先是保证县里的高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