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没准背后还有帝王暗示。
苏华:“…………”
苏华不急不缓出列,诉说自己早已琢磨过的和稀泥大法:“微臣私以为镇国侯说得有理。这些年科考,不提其他,便是今科微臣孙子苏瑾毅团榜居中,便有些闲言碎语。所以微臣是于公于私都想上奏,不妨张贴考生答卷,让天下学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刻意落重了“考生答卷”四个字,当即就有不少机警的文臣反应过来。
本朝可有两份答卷。
若是张贴红卷,张贴带有考官圈点的红卷,则说明连主考官也要一同监督。
可若是单纯张贴考生的墨卷,那……那就无所谓啊。
毕竟他们选的也都是有才华的学子!
琢磨着,当即有其他文臣跟着附议:“皇上,微臣私以为苏阁老所奏之事也有理。我也有子弟科考,与其被人指指点点,倒不如张贴答卷,让所有人看得清清楚楚。也免得某些寒门子弟以为大兴县县试简单,以为祖宗定此制度不让官吏子弟回原籍,是荫庇照顾官吏!”
瞧着又刷刷附议的朝臣们,明德帝扫扫文官之首,清流魁首一副有理有据还有私心的话语,跟着拍案而起:“诸位爱卿所言有理!说起来,苏阁老孙子才华朕也是昔年考察过,想着召其入宫为伴读才知道有真才实学。”
冷不丁听到崔恩侯旧日身份——“伴读”,就连自诩做好万千准备的苏华都忍不住一颤,小心翼翼敛声屏息,竖耳倾听。
下一瞬间,他就听得自己耳畔传来不亚于惊雷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