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麾下能够调动的骑兵虽然还有四万多,但是实际上的战力却是比不过靖南军的骑兵。
他们的骑兵战马比不过靖南军的骑兵,武备也不如靖南军山东、河南两镇的骑兵。
靖南军山东、河南两镇的骑兵,原先无一例外都是七十二营和西军的精骑马兵。
他们麾下的骑兵虽然也不弱,主要是革左五营的骑兵,以及南国诸镇归降的明军骑兵,兵员素质的差距并不大。
但是武备的差距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靖南军山东、河南两镇的骑兵无一不是身着明甲或是穿戴着精工的布面甲,护臂、护喉等一应配甲配备全军。
而反观他们麾下的骑兵,披甲率堪堪过七成,其中不少的甲胄空有形,而没有实。
他们获取甲胄的来源大部分都是缴获,明军的武备缺斤短两只是寻常。
在战场之上交锋,武备之间的差距,足以使得战力出现断层。
“北部的大棱堡已经失守,陈望将重炮全部调集到了棱堡内,陈望也将中军移到了堡内,北部的棱堡群都留有兵马防守,已经是成为了禁区。”
到了现在这一地步,袁时中不得不承认,棱堡在万民军的手中和在靖南军的手中完全就是两码事。
靖南军手中的棱堡,才是棱堡的完全体。
他抽调了麾下倡义营的一部接近五千人的兵马去进攻最外围的一座仅仅只有两三百靖南军镇守的棱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