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比方说津口县,果干、果酱、蜂蜜、水果糖,这么些挣钱的东西砸进去,百姓们依然没有脱贫。
\n
谢星珩有心帮都帮不了太多,他没那么多钱,跟他们照着市场价来公平交易。这东西需要时间来发展。
\n
换算到其他县城,也是同样的道理。
\n
可以发展经济作物,但不能叫百姓们被经济作物迷了眼。
\n
他们要很多年才能脱贫,这个年限,还取决于当地官员和朝廷的良心。
\n
他们是要吃饭的,耕地一定不能舍弃,要种粮食,要开荒。
\n
谢星珩笔尖悬在半空许久,过了会儿把“植树造林”写上。
\n
荒地那么多,县衙里舍财,把树种上吧。
\n
有树苗的种树苗,没树苗的现在开始播种,也能树枝插杆。
\n
木头是资源。一个国家的发展,说白了就是搞基建。搞基建哪有不缺木头的。
\n
这封折子,他毫无私心,没想争权夺利。
\n
东西给出去,看皇帝愿不愿意做,又会怎样做。
\n
以经济作物为主,他写了很多可供发展的方向。在植树造林方面,也考虑到了部分人急躁心理,让他们种松树、枫树、橡树等可以收集树液,能做药材也能做香料的树种。
\n
这得限制区域,因地制宜。别的地方,还是要考虑到基建需求。以合适做房子、做家具、烧碳、做柴火等等的树种为主。
\n
他在奏折最后,提了一句顾慎行在做的商务版教材。
\n
一朝经济,不是靠某一些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