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官的容错率就相对高一些,尤其是这种没走明路的事。
\n
附和一句,答应就答应了。反正没有文书。
\n
成事了,功劳有他一半。没办成,此事与他无关。后果由谢星珩跟江知与承担。
\n
这件事办成,在“粮王”的塑造上,他们会需要江知与出谋划策。
\n
粮王需要足够的粮仓来撑台面,扩名声,一间间的粮仓都会成为“国有作坊”。
\n
国有作坊的管理人,会是官员。
\n
例如织造局。
\n
江知与听了,心脏跳得很快。
\n
“嗯,他们不一定需要我出谋划策……”
\n
谢星珩说:“没关系。这只是一个机会,你能接住就好。他们什么时候找你,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个机会要接住。”
\n
有多大本事,办多大的事。
\n
从前没有“糖王”,江知与跟徐诚合作糖厂以后,便有了。
\n
朝廷从前没有“粮王”,难道他们这些满脑子利益分割几何的人,还能凭空造王吗?
\n
一件事,尤其是朝廷的事,办事的人和上级官员的利益是不冲突的。
\n
一个皇商的名头给下来又如何?这对他们的乌纱帽友好,他们就会干。
\n
“粮王需要足够多的粮食。他们一层层的分利,天下田地都种满粮食,粮仓也是空的。所以他们必须有一个能办实事的人,先把这个功劳打下来,大家再来分利。而这件事,他们最初肯定不会舍得外放。我们耐心等着,他们找来,你便成了。我们不管他们怎么分功,我会助你上青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