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实诚,该说不该说的,他都讲了。甚至表现出来了十足的底气——他不怕被其他糖铺依样画瓢的模仿,他坚信能发展到这般规模的糖厂,只此一家。
\n
常夫人问出了常如玉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此次最主要的问题。
\n
“人多了,摊子就大了,不好管理,你们现在这个规模,应该已经捉襟见肘了,不说其他,人才就不够用。这又怎么做?”
\n
而这个问题,早在江知与随夫入京之前,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n
他们最初是为人才,求人才,培养人才,后来完善,发展到现在,是管理人才,筛选人才,然后监督人才。
\n
他一样样说得有条理,各处都兼顾得到。
\n
一个饼子摊大了,就要分出去,邀别人一起来吃。大家一起饱饱的,才有干劲把饼子盘得更大。
\n
这个过程里,肯定会有偷奸耍滑之人,也会有逐渐跟不上队伍的人,这都没关系。哪怕是朝廷,也无法将贪腐之风彻底绝了,将一些混日子的官员尽数剔除。
\n
他们无需一次做到最好,修修补补的来。
\n
更加具体的管理细则,江知与没详尽的说。
\n
这是宋家多年积攒的经验,表哥到糖厂帮忙,尽数教给他们,就是糖厂的立根之本。
\n
以后江知与若能被朝廷点去做事,那他会用到这套法子,他来操作。若不能,他就没奉献精神。
\n
给一些能打听到的东西,再深入聊一聊,展现自己的本事,更多的,需要把他拉入伙才能得到。
\n
常夫人作为一家主母,也是有管家才干的人。
\n
她对江知与外貌性格的三分好感,在江知与展现个人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