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然是贵衙的户房?”
\n
魏斯年震惊的说不出话。半晌方找回声音,“李小姐委实大胆。”
\n
“卷宗我已阅毕,魏县丞有何打算?”
\n
魏斯年思忖道:“卷宗我带回去,趁着没事发,不着痕迹归还。咱们只当从来没有发生过。”
\n
“从来没有发生过?”李纤凝冷哂,“那么张豫的冤情岂不是永远不得昭雪?”
\n
此言正中魏斯年软肋,一时间魏斯年也不知如何作答。低头颈垂,空自嗟叹。恰在此时解小菲沏茶回来,往他们杯里一人注了一杯热茶。
\n
窗外雨声渐大,李纤凝抬手拿掉窗叉,窗子自动闭合。雨声霎时被隔绝,室内霎时静极。茶汽袅袅上升,熏得人眉眼微潮。
\n
其实在看卷宗之前,李纤凝也无从判断魏斯年是否值得信任,他似乎既想让她查到白骨案又不想让她查到白骨案,两种态度来回拉扯,叫李纤凝委实琢磨不透。
\n
结案卷宗写得极其潦草,甚至连死者孟光的身份都无法断定,唯一的证据便是那枚缺失的食指,令人难以信服。
\n
张豫在他最开始的口供里交待,他确实有杀人,九年前,在积翠寺后山中,当时有个僧人玷污了还是他表妹秋言,他一怒之下将其用腰带勒毙,尸体抛入山崖。和后面白骨案的时间、地点完全对不上。距离孟光失踪早了足足五年。然而不知为何,第二份口供里张豫忽然承认他长期于小合山劫掠,孟光是受害者之一。供词大相径庭的理由是之前妄想模糊时间地点来脱罪,得知行不通,只剩如实招供一条路可走。
\n
在第二份口供里不变的是杀人手法,依然是勒毙,之后抛尸。但根据仵作的验尸结果,死者肋骨上有明显的锐器戳伤。后面偏又接上一句不排除缢杀。看字迹,分明两样。
\n
还有赃物。张豫行凶既为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