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虽然清楚大臣们的套路但是不会提醒胤礽,这是皇帝和百官的博弈,若是胤礽不能压服,那就说明他这个皇帝也不适合大权独揽。
\n
意料之中,胤礽也是个强势的皇帝,他会被大臣们说服,但是不会被包含私心的人迷惑。
\n
地位稳固的皇帝都希望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希望在他的手里国家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n
可大清领土广阔,周边小国无不臣服,国库也是一年比一年富裕,胤礽因此就盯上了教化之事。
\n
他有心在京城建一座大学堂,包容万象,为了鼓励官家子弟和百姓前去就读,他干脆把自己一应儿子侄子塞过去。
\n
康熙的儿子就生了两位数,孙子更不得了,现在他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了。
\n
还在读书年纪的都被塞去了京师大学堂。
\n
其中就有老四家的弘时、弘历和弘昼,这二人是天地之差。
\n
弘历好学,甚至还有余力回府接受先生的小灶,弘时虽然听话,但是成绩一般,弘昼则顽皮偷懒,被胤禛打了几次哭唧唧的认错最后还是改不了。
\n
更何况胤禛眼见着兄弟们的儿子都在京师大学堂念书,每个月还有排名公布。
\n
弘历一直保持在前十,弘时比他们高一级,成绩在五十名左右,而弘昼每个月都在一百名名开外。
\n
同届一共就一百二十个学生啊!
\n
起了攀比心理的胤禛把两个孩逼的厉害,连好学的弘历都跑去大哥弘晖院子里哭了一次。
\n
要知道同届一百二十个学生年纪可不一样,弘历在里面算年纪小的,但是一直保持前十还需要有家里先生的辅导,十分不容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