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尚书台权责愈发增大,臣以为尚书各曹所为之事须得有所更改,此为臣所撰写之策……”
刘辩瞧着荀彧递上来的方案,首当其冲的便是三公曹,荀彧倒是没动三公曹的职责,只是认为该把三公曹直接并入选部曹。
在荀彧看来,岁考应该和选部曹的选举之权放在一处。这在刘辩看来也很合理,这不是后来的吏部嘛。
实际上,在改名选部之前,其就叫吏部。
而在增加了岁考一项职责后,原本属于选部的祠祀事则被荀彧连同负责外事的客曹归为了一起,谓之曰礼曹。
看到这,刘辩只觉得过于巧合了。
此外,在刘辩看来职责等同于工部的民曹、稍微类似于刑部的二千石曹的职权在荀彧看来都不需要改变。
倒是中都官曹,在荀彧的建议中,此曹所负责的将会包括原属客曹的护驾及兵事等,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最后,在去除了三公曹之后,荀彧又提出了新设一个度支曹,以掌管钱粮。
过去,尚书台一直缺乏一个明确掌管钱粮出纳的部曹。
而在荀彧如此设计之后,毫无疑问选部曹和度支曹会成为尚书台中最重要的两个曹,尤其是选部曹,其所需要的尚书郎的数量也要增加两位。
刘辩观之,见荀彧的建议大体上还是符合他的心意的,当即说道:“先以卿所请行事,以观成效!”
尚书台的内部改革,同样须得慢慢来,别到时把他的外置大脑给搞得不好用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