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大儒了。
就连刘辩也不敢说自己能做到。
“官吏为了彰显廉洁,公府县寺所在,即便年久破败,也只是稍加修缮,甚至任其破损,以显节俭之名……然后院之中,妻妾奴婢成群,所用华服珠宝,无一不良……”
黄承彦就差直言说皇帝的面前有表里不一之人,他们的节俭只是表面上的节俭,背地里还不知奢侈成什么样呢。
相比之下,从始至终都维持着奢靡生活的袁术看起来反而因为表里如一被彰显出来。
袁术根本懒得装。
对于黄承彦所反对的情况,刘辩全盘接受,他对黄承彦说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此事朕知矣,然世间之事,唯人心难测也。表里不一之事,平常很难发现……所谓贪心不足,义阳之事卿知否?”
对于刘辩的疑问,黄承彦给出了他的回答:“以礼乐经典教化百姓,引领百姓明察善恶。而无论义阳之事还是前俭后奢之事,皆非外人不可知之事。等到百姓们明晰此等恶事,并愿意上报,形成风气,便是表里不一之徒,畏惧于此,节俭终身亦未可知也!”
刘辩听到最后,笑道:“此可谓君子论迹不论心?”
黄承彦听后答道:“陛下明鉴也。”
黄承彦认为解决他所提出问题的方案在于教化,在于引导民风。
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而黄承彦见天子对他的言论并没有其他想法,看起来很满意,心中也松了口气。
他来宛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