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参与修建的都是僧人的信众,他们前来全凭自愿,在史子眇的好奇打听下,他知道了这些信众在农闲之时来此忙碌,而僧人只为他们提供将将吃饱的饭食——就连当初赈灾时候都没这么压榨人——要人做工是会给出额外的饭食的。
而这些信众之所以如此做,是为了僧人口中所谓的福报。
——为佛修庙,是在用身体力行来追求般若福德,怎么能奢求饭食钱财作为回报呢!心不诚,自难以追寻般若福德。
甚至于,史子眇还听说了,僧人还打算给佛修金身。僧人只来了一年多,但谈起金身,这些信众竟然都想捐献自家为数不多的钱财。
僧人说服信众的这一套说辞史子眇很熟悉。
这就是他师傅教给他的针对那些达官显贵的办法,只不过这一套他的师傅都是用在权贵富户身上,按照他师傅的说法,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眼下,在史子眇眼中,这个僧人却是在损不足以补有余。这是人之道,却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道。长此以往,这少华山,非但不再是清静之地,说不定还会因之满是污浊。
也因此,素来与人为善的史子眇决定不能放任下去了。
他决定找对方论道!
僧人早知道史子眇的名声,听到史子眇主动上门,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不过要求公开,不然僧人就不答应。
史子眇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冒着有权贵出现的风险答应了。
好消息是,论道之时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