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印象中,大一时的“学业为重”本分使然,大二时的“自我充实”漫不经心,大三时的“睡神修炼”百无聊赖,大四时的“有意弥补”实属无奈。
若干年后,清鸿偶尔会问自己:大学时代到底给自己留下了什么?也许是:再无趣的日子,自己也会淡然地走过。
综合而言,清鸿的无趣注定了他不是个优秀的学生,庆幸的是那点智商对付所谓的“学业”还是绰绰有余的。他更加迷恋于各地山水人文的异趣,偶尔跨专业自学点金融和财会的知识。
大三时,清鸿成了室友口中的“睡神”,为了更好地修炼,单独在校外租了一间民房。大四时,室友开始外出实习,联系渐少,少到十年不曾联系,少到如今已想不起面容。“不照”——便伴随着那份无趣和孤独远去。
大学校园本就是个大的圈子,很多圈子无趣的清鸿无意融入。于是,过于无趣的他渐渐过于自我,自我到连同班同学四年后都不曾记得班里有“陈清鸿”这么一号人物。
也许从大三开始,清鸿早已习惯了白天睡着时的“省吃俭用”,晚上赶赴到网吧空虚着漫漫的长夜。
清晨,早起的鸟儿还未觉醒,马路上两旁的霓虹灯尚未熄灭。一个孤独的人在街上猥琐地穿行,身影被霓虹灯拉得悠长悠长。
定义了许多美丽的邂逅,现实中三两红颜也许找不到那一种意境,尝试寻找暧昧,终未相许。也许在清鸿的眼里,生死相许的美丽,是一种长久的依靠——那是一辈子的!
早夜,城市的喧嚣已经沉寂,水池边的桂林里上演着异样的躁动。轻风吹乱的不是清鸿的思绪,参差的桂林中却传来了亲昵的细语。
蕴着熟悉的一种欲望,却是一直得不到的现实。陌生,也许是熟悉的背影,陌生的是天空中孤独的星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