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官员用雪片般的奏疏虚构了振武营兵变的原因:全怪备倭营兵乃是民间招募,军纪涣散,桀骜难驯,匪气难消。
想今后不再发生这种危害江山社稷根本的兵变闹剧,最好的办法就是解散各省备倭营兵。
严党的这种态度是徐党始料未及的。
徐党从根子上说是反对抗倭的,因为抗倭影响了他们的走私贸易财源。
见严党如此有理有据的建议裁撤戚部浙兵;俞部闽兵、狼兵,徐党立马站到了政敌一边。
徐党的清流言官们也开始上疏,所奏与严党如出一辙。
裁撤戚部、俞部似乎成了人心所向。
两个名将,抗倭的名将,在大明东南游荡。
为了对这两个名将进行恶毒的围剿,朝廷的两大势力严党和徐党,贪官墨吏和清流言官,吏部的郎中和都察院的御史、六科廊的给事中,山东的布政使和应天的巡抚,都联合起来了
都察院的一位御史的奏疏最为狠毒。奏疏中竟污蔑说:“浙直闽百姓称新练备倭浙兵为戚家军。称备倭闽兵、狼兵为俞家军。大明之王师,几时成非朱姓之私军?”
“故裁私军而保社稷,乃明君所为。”
好家伙,这道奏疏直接把嘉靖帝给架起来了。若他不下旨裁撤戚部、俞部,就成了昏君。
永寿宫中的嘉靖帝对付臣子们的集体劝谏很有经验。
你们上奏疏?没关系,朕可以留中不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