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车间,厂房改造没花一分钱,注册了牌照,完成了工商登记,直接就挂牌开业了。
纪珩事情办得一贯漂亮,开业剪裁仪式办得很盛大,非常合崔红英的口味。棉纺织场的整个前院,都布置成了会场,有展台、有鲜花、有雅座、有现场表演。礼炮车一共八台,每台六鸣,又顺又发。前来捧场的人络绎不绝,大多都是崔红英生意场上的朋友,有送水系景观摆件的,寓意“遇水则发”;也有人送了一人高的玉雕,不落俗套……这其中不乏勒城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有说有笑地和崔红英道贺。但崔红英和他们都没有太深入的交流,道了谢,简单寒暄几句,便匆匆告歉离开——显然,今天她有更重要的客人要陪。
比如此时孙晓强毕恭毕敬引入贵宾席的,是勒城市妇女联合会的魏主席,一会她还将发表一段讲话,专门道贺;正在和崔红英交谈低语的,是勒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戴主任,这人官腔重得很,说话点到为止,即便是崔红英,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一会还会有出入境管理局的领导应邀前来,崔红英吩咐过纪珩,做好接待的准备。
言抒一边不动声色地暗中观察,一边配合田歌他们拍了一些镜头,也录好了开场。忙完这些,摄像大哥重新架好机器准备采访了,而旁白的铃姐已经等候多时了。
拿到采访提纲,和白羽事先准备材料差不多。铃姐赶紧让棉纺织厂里一个大专毕业的女工写了几句词,又自己添了两句。铃姐自觉见过大场面,不管多少男人的场子,唱歌跳舞都不在话下,面对镜头自然也不紧张,。
“我们鸿应棉纺织厂,是专门针对失足妇女再就业而设立的带有公益性质的企业。一些失足妇女上岸后,面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不能从事老本行,以后要生存?怎么找工作?怎么挣钱养活自己?一系列的问题都困扰着大家,不知道该如何规划未来。鸿应棉纺厂就能提供很好的一个机会和平台,让妇女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重新融入社会。”
“听起来真的很有社会责任感。那怎样才能入职鸿应棉纺厂呢?自己投递简历吗?”言抒作为采访主持人,自然引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