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与物质发展水平的不匹配。
以及唯金钱论的越来越盛行。
导致读书无用论更是甚嚣尘上。
霍奇泰甚至想起自己考上一中,在村里办酒的时候,父母还被一堆大老粗们讥讽与嘲笑。
他们在炫耀着,庆幸着自己孩子不会读书,可以早早的出门打工,每年都能寄两到三万块回来,供他们抽烟喝酒打牌,甚至是打下地基,准备开上全新的砖瓦房。
而霍家父母却还要肩负每年几千上万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把家底都掏空了,还跟亲戚借了不少钱。
他们认为,到头来考上大学,还要读四年书,大城市的学费和生活费,四年至少要十几万了。
等到大学毕业时,又能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呢?
镇上好几家企业里的大学生经理,一个月也就四千块到五千块,都比不上他们在沿海流水线上的儿女。
霍奇泰很清楚地记得,那次升学宴上,父亲从一开始的笑容满面,到后面的猛喝闷酒。
也许,在无数个扛着木头辛劳的日子里,父亲都是撑着一口气,要为霍家培养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
也许,在无数个难眠的夜里,父亲会用他那小学都没学好的数学,不停反复的计算着……
儿子读书到现在,已经花了多少钱,将来真考上大学,还要再花多少钱,自己到底能不能赚到这些钱,如果赚不到,又需要借多少钱,问谁去借,谁又能借,以后怎么还……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