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这个选择让京师官员感到没面子,王天官就是从南京选拔过来的,如果下任还是从南京选拔,岂不说明京师无人么?
于是官员们盘算和议论了半天,发现如果按照规则,可能没什么众望所归的合适人选担当下任吏部尚书。
此时另一种声音出现了,可以破例将左都御史孙丕扬迁为吏部尚书。
在正常规则中,总宪不能迁为天官,以避免利用监察大权夺位的嫌疑,除非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
这次不少人就认为,应该特事特办,毕竟孙丕扬是如今朝廷中资历最老的进士,其他又没有合适人选。
而且两个月前孙丕扬刚从刑部尚书位置上迁为左都御史,在总宪位置上还没坐热。
在这种背景下,当咸兴府大捷的战报传到京师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好像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林泰来这种人先登夺门、杀敌一万,还有什么值得稀奇的么?
又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了,任何奇迹看多了也就那样。
不过在有心人的眼里,还是从战报里找到了劫材。
会同馆中,朝鲜国求援特使尹卓然看完了最新战报,随手放在一边,继续为自己的处境发愁。
按道理说,比起颠沛流离的朝鲜国君臣,尹正使阴错阳差滞留在大明京师,日子要安逸的多。
现在朝鲜君臣好几十号人还挤在宽甸堡,而尹正使在会同馆一人就能住着一个两进院。
就是时间长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