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勇气做出改变,总比沉默着纵容腐烂好,他们没有这个资格嘲笑。
这些人的姿态和嘴脸,和《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些腐朽却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贵族们有什么区别呢?
当人们选择反抗的时候,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选择袖手旁观,但嘲笑与落井下石,永远是最可笑却没品的行为。
因为这只会把人推向更深的深渊,他们不是最直接的凶手,却都在暗中无声地伸出了推波助澜的大手。
安娜·卡列尼娜为了爱情与自由反抗封建礼制和贵族阶层,何尝不是一种对新社会新生活的改革与探索呢?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他们都走在同一条路上,一条改革和探索的路上。
她追逐的从来不只是单纯的爱情,更是一个自由的,人人皆可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社会。
毫无疑问,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觉醒的,意志坚定的女性,但她最后却仍然落得了一个卧轨的悲剧下场,不正是因为当时社会随波逐流,固守阶级的人太多,无形的推手终是将她推向了深渊。
她是为了自由反抗,而之前的他们,不也是为了自由与公平反抗吗。
反抗永远值得歌颂,无人可以嘲笑。
之前的他们跨越了几十年的漫长时光,终于打败了那些腐朽却又积攒了多年的黑暗,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所以这一次,池惊澜也想给故事中的安娜·卡列尼娜一个她所希望的结局。
此刻在冰场上驰骋的少年,已经不仅仅是故事中的安娜·卡列尼娜了,更是代表着新生的华国花样滑冰的内核——永远不屈,且不可小觑。
不知何时,冰场上的少年扯开了领口最上方的纽扣,庄重与束缚感被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