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的专家,又有地位,请您指点迷津。我们该去找谁,该提供多少资金比较合适。说白了,就是请您给牵个线,搭个桥。”
“小琪,这是好事啊。大学现在太穷了,又急需发展。要是全国的有钱人都能这么做,中国的教育界该是多么有幸啊!就拿我们北医三院来说吧,那些门诊楼和住院楼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已经破旧不堪了。不还是因为没有钱吗?如果有人愿意捐献资金来改善我们的门诊和住院环境,我很愿意引荐。”蒋苏兰马上说道。
田长河听完边小琪的话,思量了一会儿,笑着问道:“小琪,你们公司如此慷慨,不会只有奖学金这点事情这么简单吧?”
“姨夫,您说得很对。企业做好事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名声,毕竟企业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几十万来。企业的这种捐资行为在国外司空见惯,比比皆是。如果能长期合作下去,我们公司给大学捐建一座大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图的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也无可厚非。如果将来我成了亿万富豪,我就想捐建一所以我父母名字命名的大学呢。”边小琪笑着说着。
“小琪,你的建议很好。现在高校扩招,所需的教育资源一时又跟不上。尤其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捉襟见肘,迫使很多大学都去自筹资金。我可以给你们牵个线,剩下的需要你们自己去协调,成与不成就看你们双方是否能达成一致的共识。”田长河说道。
“姨夫,您说得很对。我们会全力以赴,拿出最大的诚意。”见田长河愿意帮忙,边小琪高兴起来。
“我的老同学范爱明现在担任T大的副校长,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我以前的同事李西东司长现在出任P大副校长。一会儿,我给他们打个电话。”田长河把自己的关系说了出来。
“姨夫,太好了。若能促成此事,您也是为中国教育做出了贡献。企业家会感谢您,老师和学生们也会感谢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