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美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开始向战后重建的霓虹转移。到20世纪70年代,以棒子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接棒霓虹,开始承接全球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霓虹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巅峰状态。其家电、汽车、半导体和造船等行业都成为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力量。在这一时期,霓虹占据了全球35%的汽车市场、47%的造船市场、超过50%的半导体市场,而面板市场的全球占有率更是高达94%。在这之后,随着广场协定的签署,日本经济整体上开始走向下坡路,棒子分走了其全球制造业中的大量份额。
到21世纪初,棒子造船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50%;其显示器行业自2004年起连续17年保持全球第一;在智能手机领域,自2009年至今,韩国的三星与美国的苹果交替占据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
分析其原因,从全球化以及政治经济的角度看,这两个国家的制造业在近代的发展,实际上是基于西方所主导的“分工体系”所形成的。甚至可以说,他们作为制造业中心,缺乏足够的战略决策自主,这意味着其全球地位、规模存在先天的天花板。
加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期占据世界首位。实际上,长期以来美国占据全球经济比重都接近全球的四分之一!
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强大的消费能力,能够为全球商品提供广阔的销售空间。美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涵盖了金融、科技、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各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其经济的稳定性和活力,为各类商品的销售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和需求基础。此外,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对全球经济有着深远影响,这也使得各国企业更加重视美国市场,希望通过进入美国市场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美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