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开眼了。
古人反盗墓的手段不少,墓中重重机关便是最杰出的作品。除却古籍中描写的伏弩、伏火、积石、积沙、木人运剑和千奇百怪的疑冢,另有物理化学防盗措施,比如齐景公墓中封存“青气毒烟”,桓公墓有剧毒的“水银池”,中山靖王墓坞内四壁有积石,武帝坟内梓棺黄肠题凑等等,无不致力于为墓主打造“石椁铁壁”。可碰上这样一种用水流来杀人的机关,我真是闻所未闻。
一开始,洞口仅渗出细密的水线,涓涓细流。等我们避其锋芒,往后退十几步,便看到孔洞周围开始出现裂痕,不断蔓延,往外渗水。又过了短短几分钟,漏洞持续扩大,更多海水充塞整个墓道,向我们扑面袭来。
没错,货真价实的海水。里面甚至还夹杂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小鱼小虾和海洋藻类,肉眼可见。
我也扭转了先前的看法:它不像是墓穴的原有机关,更像是人为行径。假如古墓里原有“伏水”机关,那么在海底沉睡千年之后,不可能还有这样强大的冲击力,水里更不可能生存着这么多色彩斑斓的海洋生物。而且,这种极具破坏性机关一旦启动,无法控制,毕竟一座小墓穴不可能容下整座太平洋的海水,海水定会源源不断地灌进来,直到把整座墓穴彻底冲垮为止。既然之前那伙盗墓贼已经来过,我们却还能再体验一次,只可能是有人捣鬼。
我看看气瓶压力表,又大致估算了洞穴内部的空气存量,毫不犹豫一把扯掉供氧气管。幸亏年年警务技能培训,我也跟着特警兄弟们训练过水下着卸装,我用最快速度甩掉全身潜水器材,同时大声警告所有人:扔掉装备,往高爬,找掩护!
齐师傅反应最快。我话音未落,他已经脱得只剩一件潜水衣和水域腰带。等我卸了装备,见他已经抽出潜水衣自带的流钩,稳稳扣进一处早就看准的石缝,又慢慢挪步找更多支撑物。
他的嬉皮笑脸也被严肃取代,还发扬雷锋精神顺手扯掉了旁边一个考古队员的面镜和氧气管。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