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屋的气窗前,看月光漏进裂缝,在地面投下蝴蝶状的光斑。戚总忽然说:“知道吗?蒙古国的孩子们也在种苔藓墙,他们说要把星星种到bj来。”桑霁月笑了,把银苹果系在气窗上,任夜风将它吹得轻轻摇晃,像颗永远不会坠落的星辰。
远处,沙暴后的戈壁正在复苏,沙蓬的嫩芽在月光下泛着微光。而她们的故事,正如那些扎根裂缝的地衣,在风沙与星光的淬炼中,终将长成照亮整个夜空的银河。
慈善晚宴后的清晨,桑霁月在苹果屋仓库整理边疆寄来的包裹。羊皮纸裹着的沙蓬种子掉在地上,滚进墙角苔藓与碎瓷片交织的纹路里——那是三年前第一个苹果屋落地时,孩子们用碎陶片拼贴的星光地图。戚总推门进来,手里捧着镶满小太阳贴纸的快递盒,腕间旧疤在晨光里泛着淡金:“蒙古国的志愿者说,他们用驼毛混着苔藓做了会‘呼吸’的墙。”
手机突然弹出视频通话,阿力木的脸占满屏幕,身后是新校舍的苔藓墙。他举着片沙蓬叶,叶脉间嵌着细沙:“姐姐看!它长出了星星的形状!”镜头扫过教室,每个窗台都摆着玻璃瓶,里面装着孩子们收集的“沙漠星光”——被阳光晒透的沙粒、梭梭树枝上的露珠、还有用红柳皮编的迷你苹果挂饰。
戚总忽然指着视频里的气窗:“他们把蚀刻换成了沙鸡翅膀。”桑霁月凑近看,木窗上的缺口果然像展翅的飞鸟,阳光穿过时在苔藓墙上投下颤动的影,像随时会衔着星光起飞。记忆突然闪回边疆地窖,阿力木在沙暴后捡回的碎陶片,此刻正嵌在气窗边缘,缺口处被细心填补了金粉。
“下周去蒙古国。”戚总递来行程单,指尖划过“儿童创伤修复工作坊”的字样,“他们想把苹果屋的气窗哲学带去草原,说那里的孩子害怕暴风雪留下的伤口。”桑霁月摸着银苹果吊坠,忽然想起老院长临终前塞给她的碎银,“当年您说废墟里的碎银能敲成苹果,现在它真的长出了翅膀。”
蒙古国的草原在八月泛着金绿,桑霁月蹲在毡房前,看孩子们用马奶在牛皮上画裂缝。穿蓝袍的小姑娘娜仁指着自己腿上的烫伤疤,把银苹果放在伤口上方:“光会从这里掉进去吗?”阳光穿过吊坠缺口,在褐色疤痕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