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而是一行用显影液写的字:真正的表演,在镜头捕捉之外。
与此同时,好莱坞大道的巨幅led屏突然瘫痪,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台老式投影机从屋顶升起,将替身演员的真实表演投射在云层上。街头的影迷们惊呼着举起手机,却发现拍摄的画面自动转化为胶片质感——那是黑客少女在云端植入的“银盐滤镜”,让所有数码影像暂时想起自己的起源。
卡车轰鸣着驶出影城时,后备箱里的真胶片正在呼吸般起伏,每一格画面都带着片场的烟火气。桑疏晚摸出怀表,秒针第一次正向转动,表盘里显影出娱乐圈地下反抗组织的新暗号:下一站,金像奖现场,带三卷红外胶片,小心那些捧着数码奖杯的手。
桑霁月摇下车窗,夜风带来远处的狗仔队快门声。但这次,那些镜头里不再是经过算法优化的明星摆拍,而是某个小演员在巷子里独自练习独白的背影,路灯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极了黄金年代胶片里的无名龙套——而这,才是娱乐圈最真实的光。
杜比剧院的红毯被led灯光染成冷白色,桑疏晚混在摄影记者群中,长焦镜头里的明星们踩着数码投影的虚拟裙摆,礼服上的亮片实则是微型屏幕,循环播放着ai生成的完美笑容。桑霁月躲在化妆间通风管道里,用测厚仪扫描着即将颁发的数码奖杯——底座空心处藏着微型摄像头,正将获奖者的感言实时传输给财团服务器。
“第三排第六个座位。”耳麦里传来黑客少女的声音,“去年最佳女主的全息投影其实是替身,真胶片在她座椅下的暗格。”桑疏晚假装调整镜头,膝盖轻触座位底部,金属卡扣弹开的瞬间,一股显影液的气味混着香奈儿五号溢出——密封袋里的35胶片上,赫然记录着女星在片场因入戏太深而崩溃痛哭的真实片段,与领奖时的优雅判若两人。
舞台上,主持人举起数码奖杯的刹那,桑霁月将红外胶片装入改装过的宝丽来相机。闪光灯亮起的瞬间,观众席的真皮座椅显影出密密麻麻的烫金小字:此座椅曾用于压制1973年《教父》原始胶片的抗议签名。财团高管们的脸色在红光中扭曲,他们西装内袋的二进制刺绣突然渗出荧光显影液,在镜头里化作“数据垄断”的英文缩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