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种情况在圈子里不少,但电视台也不是傻子,想这么玩,少不了被压价,而且不是什么项目都可能让电视台提前掏钱。
华谊电视剧可以大规模搞这个,全靠华谊的招牌顶。
毕竟是大公司,再怎么着,也不用担心剧组交不了剧和跑路。
不过这么一来,虽然解决了资金问题,但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剧组的未来利益。
同时,这种拿公司招牌做抵押的做法,风险不小。
万一要是几个项目玩砸了或者连续扑街,对公司是一个不小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得合作方和电视台改变态度。
说白了,这就是为了扩张而透支公司潜力。
艺人经纪是这么玩的,电视剧业务也是这么玩,只要报表好看,只要能够上市,隐患和代价回头再说。
还是那句话,就算出了问题,也是整个公司的所有股东和股票持有者一起买单。
颜礼有时也感慨,不怪华谊发展的快,这哥俩有时候是真不当人。
像颜礼的易安,或者海润等传统影视公司,一方面顾忌节操和行事谨慎,一方面舍不得一部戏一部戏堆积起来的声望和招牌。
做生意,底线低和高各有好处,但就上市速度而言,底线低操作更容易。
于胖子在旁边也是大开眼界,不过博纳的项目基本围绕电影,没精力涉及电视剧。
而电影和电视剧商业逻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