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适的办法。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确认装备无误、连接可靠之后,走到帐篷的入口缓冲室前,旁边的工作人员打开了缓冲室的外侧门。
许晨与丁教授进入第一道门后,外侧门立即关闭,工作人员随即通入氮气将缓冲室的空气置换。
待缓冲室内的低氧氮气环境稳定后,内侧门才被打开,两人跨过最后一道门槛,真正进入发掘现场。
LED灯将这里照的亮如白昼,这种灯的紫外线含量低,加之隔绝氧气,可以尽可能的保证照明充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文物不会被光解反应所损伤。
地坑周围除了一些设备外,还有一些身穿作业服的人,这些人围在坑边垒起来的巨大方正石条旁边进行清理,登记与记录,许晨还看到有人拿着扫描仪对地上摆放的条石进行扫描建模。
丁教授看到许晨似乎对那些石条有兴趣,于是解释了一下:“那东西是封门墙的一部分,每块都有一吨左右,作用是堵在地宫门口封堵地宫大门,防止盗墓贼进行盗窃。”
许晨饶有兴趣的点点头,他虽然去过不少博物馆,看过不少文物,但是这还是第一次亲自参与现场发掘考古。
不过……这东西既然每块都有一吨重,他们是怎么这么快就清理干净的?
许晨往下看去,发现坑底是一方更大的深坑,深坑的一面则是地宫的门洞,同样有人拿着仪器进行测量。
“这个是金刚墙,圭形门券,据测量厚达1.6米,高8.8米,能有效起到支撑拱券、墓道或桥梁上部结构的重量,确保稳定性,通道填充的也是这种条石,也多亏了这种结构,才能保证地宫在漫长的岁月中不被破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