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退仕的举人,学生也都是族里的主子,到时混熟了,怎么都有好处。
\n
赵妈妈听了这消息自然高兴,黄嬷嬷也乐意带这么个好消息去。
\n
到下午,算着大太太午休了,黄嬷嬷就将消息带了过去,赵妈妈一听,喜不自胜,连声道谢,又说要找机会亲自给大爷道谢,黄嬷嬷便提醒,也不可高兴得太早,大爷说了,要品行好,要先生见过了点头,也就是说并不是铁板钉钉的事。
\n
赵妈妈一琢磨,便想到了一早大爷和大太太的争执。
\n
大爷走后,太太还和她抱怨了老半天,说大爷不体谅她这做母亲的。
\n
原来如此大爷的意思是要她来帮忙劝太太,若事成,她孙子便能上国公府族塾里念书。
\n
束脩能免,上学近,先生好,同窗都出身好,但凡日后能中个秀才,这辈子便不用愁了。
\n
赵妈妈几乎不用考虑就决定替大爷去劝太太。
\n
等张氏午睡起来,想起一早的事,便又不高兴,话里话外埋怨起来,说这儿媳不声不响,越来越放肆,完全不将婆婆放在眼里了。
\n
赵妈妈知道她的心结,劝道:依我看,她倒没那个胆,多半还是大爷太心疼这未出世的小哥儿。大爷都说他是年过而立了,谁到了这年纪不盼个孩子?奶奶上次又昏倒了,可再不能出差错。
\n
张氏恨声道:他心疼,凭什么来安排我?我拉扯他们三兄妹长大,还不够我受的?临到要进棺材了还不放过我。
\n
太太说的哪里的话,您年轻着呢,这打扮打扮,还要比二太太三太太更好看。
\n
张氏被她逗笑了,一张嘴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我比她们大了不少呢!
\n
那是太太不愿打扮,想当初在娘家,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