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个事实。”北京的男同事举起手。
“兄妹我觉得可以。哥哥把牛奶让给妹妹喝,妹妹不爱喝。少年时期兄妹之间有了矛盾,牛奶瓶杯摔破。成年后兄妹互相关怀。无论怎么搭配家庭成员,我都认为不能背离斯江脚本里的三段式波浪情感推进,这个太棒了,绝对轻松赢。”
“兄妹也不太合适,妹妹是受宠的那个,儿时不爱喝奶撒娇可以,青春期会有什么矛盾?这里很难展现,女孩青春期都比较乖巧对吧?我们不能看特殊的个体,要看主流最普遍的状况。我提个建议,把主角改成姐弟情,这样符合年代特征,姐姐这个角色符号也隐含了母亲在内,青春期的男孩那个烦起来,不是打破一瓶奶的问题,而是直接打破一车奶。别盯着我看,是我是我就是我,踢球抢球引发的惨案,我妈追了三条胡同,把我抓回去拿皮带抽了好几十下,屁股真开了花。我姐还说活该,提议把我卖去山东赔牛奶钱。嗨!扯远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除了斯江以外的人都投票赞成这个改动,斯江犹豫了一下:“我只说我个人的感受啊,如果换成姐弟,这样的三段式变化,我会觉得不太舒服。我反对把姐姐贴上‘母爱’标签,父母及祖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人类抚育后代的本能,但同辈之间产生这样理所当然的给予和接受,我认为对女性不公平。生活里我自己有妹妹也有弟弟,我的确会主动照顾她们,但如果在电视广告里出现‘你是姐姐应该照顾弟妹’的宣传手段,我真的会不太舒服。很抱歉,可能我说得不太清楚,当然,少数服从多数,如果大家都选择姐弟关系,我也同意。”
近二十个小时的不眠不休后,提案终于接近尾声,广告词最后修改定稿,广告片分镜头画了厚厚两大本,媒介策划也全部完成。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c组提案汇报及答客户问结束后,导师组的十二位导师齐齐起立鼓掌。
“非常棒的创意和策划,分镜头也非常北京味儿,岁月感极强。唯一的遗憾是你们这个提案如果真的拍出来,我看至少是两小时的片长,广告预算只够在媒介上播放一次,剪辑会痛苦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