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忠、贾诩纷纷点头赞同:“司马伯达性沉厚,行端方,聪明睿智,勇毅果决,确实是上佳的人选。”
曹操见麾下重臣皆对司马朗有口皆碑,认为其可担当此任,当即决断道:“可也,那就再辛苦司马伯达行此一趟了。若是其此番也能功成,可入我大将军府为主簿。”
先前司马朗劝降刘璋成功,已有积功,若是此番再能建功,两功合一,曹操自然要有所表示。
别看司马朗如今是一千石的廷尉正,而大将军府的主簿才六百石。
可前者拍马都没法和后者相比。
前者是廷尉的副手,在廷尉府中都算不得拍板的正职,而大将军府的主簿却是大将军府中的第一大吏。
虽然在名义上,大将军府长史秩千石,位在主簿之上。
可不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实际地位上,长史都是府中第二人,是大将军的副手,名义上总揽事务,可有大将军在,除非长史是大将军最为信任的人,而大将军本人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理事,否则这个总揽权力不过是能看不能碰的东西罢了。
但主簿却不一样,主簿相当于大将军的秘书长,是直接服务于大将军本人的,所有事情都需要经过他的手发放给下面各曹去办理,而且还长年累月的陪伴大将军左右,是真正的“自己人”,非心腹爱人不能担任的。
任何人只要担任了这个职位,可以说其前途可称一片光明。
就好像刘封左幕府中的长史一直是请盛宪、王朗、庞德公等人轮流担任,可主簿却是诸葛亮、陆逊、庞统等人出任,原因就在于此。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