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和孟加拉人都要优先照顾德国人的意见,让至少还有机会穿着制服的人对着打扮得如同乞丐的德军军官保持着足够的尊敬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约阿希姆是少数完全不必依靠行头和欧洲白人的相貌去说服盟友保持尊重的军官之一,他早在孟加拉人还接受训练时就已经成功地和他们打成一片。待到这些在德军的军营里接受过训练的士兵们返回东孟加拉继续作战之后,昔日建立起来的联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和孟加拉人看上去相似的面孔的约阿希姆因此打听到了一些更加真实的情报——那些人对他的戒备也会降低许多。
这一次摆在他手头的任务既包括通知也包括详细调查和汇报。孟加拉反抗武装的高度流动性虽然是优势,同时也会成为一个不小的缺点。6月末的惨败给德国人的心头敲响了警钟,巴赫中将急需确认孟加拉人对已控制地区的实际管理能力。一群打了就走的流寇,不足以将【轴心国】的南亚堡垒清除。
约阿希姆第一个想到的人正是在Z集团的R部队担任顾问的麦克尼尔,后者在参谋连的工作由另外几名士官负责,但那些人的工作总不能令约阿希姆满意。这些不懂事的新人有时候会战战兢兢地要求约阿希姆对所有事务做最终决定,有时候又擅作主张地把一些本该由约阿希姆负责的事情自行处理掉了。身体里流淌着一半印度人血液的青年军官不禁有些怀念和麦克尼尔共处的日子,那时他从来不必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紧急事务或被迫处理些本不该出现在面前的杂务。
打扮成走私商人、携带着不少【货物】的约阿希姆按期抵达了阿帕拉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游击队营地,他和路过的游击队员互相证明了身份并询问麦克尼尔的所在地,周围的游击队员们听了皆肃然起敬地主动带路。路上有游击队员和颇为惊讶的约阿希姆解释说,麦克尼尔在阿帕拉战役期间一直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这才避免了队伍在战败时发生溃散。
“我所做的只是说服他们相信会有我这么个德国人在前线和他们并肩作战直到最后一刻,其他的事情不是我能控制的。”麦克尼尔和自己的上司握了握手,他觉得约阿希姆来到东孟加拉说不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