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份。
士卒入伍,多是为了那一份粮饷,盼着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博取战功,从而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战将统领大军,怀揣在战场上建立赫赫功勋,获取更大的权柄,好让自己的威名远扬。
文臣官吏们则一心想着在朝堂上崭露头角,施展抱负,期望权力大涨,同时也能在青史之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为后世所铭记。
商贾们更是精明,无利可图的事绝不肯做,没有利益的驱使,他们连早起都觉得浪费精力。
在朱棣看来,只要是人,便必定存有私心,而对于上位者而言,这私心恰恰是掌控臣属的关键所在。
这一理念,还是昔日他尚在应天时,是得自己父皇教导的!
对此,朱棣铭记于心,且在多年的藩王生涯中不断验证。
身为上位者,朱棣明白,他可以容忍臣属怀揣私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一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唯独不能容忍臣属脱离自己的掌控,而私心,正是拿捏臣属的最佳手段。
也正因如此,当听闻朱应的诸多事迹后,朱棣便想着通过张玉来深入了解此人。
他深知,知晓了朱应的秉性,未来便有机会将其掌控,为自己所用。
朱棣缓缓踱步,面带思索。
他实在难以相信,在这世间竟有如此完人。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