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不拘任何形式的短文,然后翻译成其他三种语言,在规定时间前提交至学院内网指定模块。
要求越简单,竞争越激烈。
或许这么形容不太恰当,却也从侧面,说明了精英学员们的压力之大,不敢小觑任何一次比试。
对于语言方面的测试,牧良要求自己保持在中上游水平即可。
差距,完全能够用体能项目来填补,所以并不是很紧张。
中餐休息时,他结合自己的语言能力,还是确定了先用华夏语,再翻译其它文字的顺序。
毕竟论语言功底,华夏语言才是他相对擅长的领域。
接下来需要思考写什么题材的文章,无非是诗歌、散文、论文、记叙文、剧本等形式。
每种都有它的存续之道,就看各自的笔墨功夫了。
长篇大论是弄不出来的,能够用短篇体现语言精萃的,华夏古代的诗词歌赋,是他相对喜爱的范本。
想过写五言或七律,可自己高度概括能力有限,用词有些捉襟见肘,翻译也成较大的问题。
思来相去,他最终决定模仿宋代词牌名,写首宋词算了。
确定体裁形式后,接下来是内容的选定。
牧良回顾自己遭逢乱世的坎坷经历,以及在地星精英学院几个月的风风雨雨,心中感慨万千。
略加思索,敲定了《沁园春·银河》、《沁园春·地星学院》两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