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擒皇太叔,威慑当场。
耶律洪基成功平乱,为了犒赏萧峰,让他当南院大王。
萧峰虽是契丹人,但自幼在中原长大,内心实是爱大宋极深而爱辽国甚浅,所以推辞不受,但所有人佩服其勇烈,共推其接替楚王,做南院大王。
萧峰也不好再推,遂一同回了上京,受封官职,席间皇太后和皇后得知萧峰是后族人氏,大为欣喜,问起他的出身来历。
萧峰虽知自己父亲萧远山,当年是皇后麾下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习,但恐说了出来,牵扯甚多,既不知父母亲属现下尚有何人,与皇太后、皇后是亲是疏,而如朝廷得知自己父母是为宋人所害,说不定要兴兵南下为己报仇。他便推说自己从小给宋人掳去,不知身世,含含糊糊地推搪了事。
后来耶律洪基与萧峰长谈竟夜,让萧峰坐镇南京,俟机进讨中原,萧峰知道大宋、辽国百年来争斗不断,死伤惨重,双方都有主和派,昔日父亲萧远山便是主和,自然也希望休战示好。
耶律洪基也道此时大宋现下太后当朝,重用司马光,朝政修明,无隙可乘,也不是此时南征,只说南人爱财,只让他命属下南部枢密使不惜财宝,多多收买南人奸细便是。
萧峰自来所结交的都是英雄豪杰,尽管江湖暗算陷害、埋伏下毒等等诡计也见得多了,但均是爽爽快快杀人放火的勾当,极少用金银去收买旁人。何况他虽是辽人,自幼却在南朝长大,皇帝要他以吞灭宋朝为务,心下极不愿意。
但又想哥哥封我为南院大王,总是一片好意。我若此刻辞官,未免辜负他一番盛情,有伤兄弟义气。待我到得南京,做他一年半载,再行请辞便了。那时他如果不准,我挂冠封印,一溜了之,谅他也奈何我不得。
萧峰这样一想,便携阿朱来到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