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大圈转了一百多年,才回来。不得不说,为人做事不可做得太绝,人在做天在看。善恶到头终有报应。
宋太祖不管是无奈被部下挟持的缘故,或者是自已欲盖弥彰,从烛影斧声中得到了应有的结果。但他的一系列善举,比如赐给柴氏丹书铁券,杯酒释兵权,以及一系列的利国惠民的相关政策,又为其子孙后代积下了阴德,所以他的后人才能在一百多年后重新上位登基。
赵光义的后代们虽外然得以继承皇位,却是亲疏更迭,数次重演。直到靖康之难,所有的皇室子孙尽随徽钦二帝掳去北国。只剩赵构唯一的漏网之鱼,却无一子半女,到此山穷水尽,只能从太祖的后代中选择继承人。历史再一次巧合,终于又回归了所谓的正统。
那个无名氏的行为虽然无异于汉奸,但是他的说法也确实有令人深思之处,平时这些朝廷上下大小官员,只知道搜刮民财,鱼肉百姓。关健的时候,难勉积怨太久,反其道而行之。
更说明这些宋朝统治者的昏庸和无能。俗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个人的一点小聪明,不但使韩世忠的八千子弟兵损失大半,更让金兀术得以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逃回北方。在后来又多次攻打宋朝,使北方百姓饱受战争罹难,苦不堪言。
这时候如果那个人还能苟活于人世,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用罪孽深重来形容他是否合适。但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无法让其重演,铁证如山,谁也否认不了。
老金倒是有记性,有了这次重创之后,再也没有渡过长江。原来想着,坐上帆船直捣南京的美梦,从此不敢再有奢望。
让他从这次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南方河道纵横,港汊众多,不适宜北方军队作战,犹其是他非常倚重的大漠骑兵,很难有用武之地。从此赵构的南宋小朝廷才得以苟延残喘,偏居一隅。
也正是这种侥幸心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