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上,许晏清是被安排去西北一处工业城市任市委副书记(正厅级)。
\n
孙部长放下了笔,对他道,“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如果下去已经是定局,那么至少去哪儿,我可以为你争取一下。”
\n
许晏清却道,“都可以。”
\n
远离京城,可以说是被发配,又何尝不是远离纷争,追求自我的圆满和内在的平静呢?
\n
他安贫乐道,对此倒是无所求。
\n
孙部长却不舍得浪费这样一个宝贵的人才,他道,“交给我,我来为你撑腰,回沪市,如何?”
\n
许晏清的眉头动了动,淡淡道,“都可以,部长,我知道这件事情很为难您,您没有必要为了我冒险。”
\n
有时候,在领导那里,说错一个字,一句话,都是危险的,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n
孙部长却是一个意志坚定而无畏的人,但对自己人,他可谓是非常的护短。
\n
既然动到了他的人,那他也不会客气,要为自己人争取一番了。
\n
毕竟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谁的身后没人?
\n
第二天一早,孙部长直接自己去了大领导那里,在外面候了整整三个小时。
\n
这些年,许晏清在国投委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政策制定不仅是对政策制定者理论与学术能力的考验,更是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权力与利益的博弈。
\n
许晏清被架在这个位置上,实则也有如油烹火烤。
\n
但他这么多年来从未说过一字一句,默默自己顶住了压力,仍然坚持内心的正道。
\n
如果不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