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有些人看到《活着》的开头,看到“我”的身份设定时,会想到古华1982年在《收获》上发表的《姐姐寨》。
《姐姐寨》里面的“我”,也是一个到山村采集民歌民调的专员。
而《姐姐寨》里面的第一句话写的是:我走进姐姐寨地方的时候,日头已经落进大山的怀抱里面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的文学已经受到了拉美文学以及欧美文学的影响,不过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这些影响可能要深入一些。
看到这样的开头,莫言潜意识就会认为,这部叙述的可能是过去的事情,也就是,这部用的可能是倒叙。
莫言猜的没错,后面的故事确实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的。
只不过跟一般的倒叙方式不同,叙事视角在几个时间段来回地穿插,“我”一边说着现在的事,一边说着过去的事,一边又说着过去的过去的事。
看到这种叙事方法,莫言想到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比如那部世界闻名的《追忆似水年华》。
换言之,周彦的这部有点意识流的感觉,故事的发展完全依赖回忆。
刘振云看到这篇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东西要比莫言更多,因为他本身就是中文系出身。
在文学评论方面,他的专业性比在坐的几个人都要更强。
西方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机制,而回忆则不仅是对过去经历的重现,更是作为一种审美机制而具有更深远的诗学渊源和美学品格。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面曾写过,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