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原因也很简单,上美厂想要改革,却依旧被禁锢在体制里面,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无法适应当下的动画经济形式。
他们的改革,目的是要商业化,但是做出来的却并不是一部真正的商业化作品。
《宝莲灯》确实算是成功了,但是它的成功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如果是因为上美厂的名头,不是中国第五部动画长片的噱头,姜文、徐帆、宁静那些知名演员凭什么都跑来给你配音?上美厂根本没有办法给出可以匹配这些演员名气的片酬。
还有那些优秀的制作人员,不就只有上美厂才能召集,并且付出比较低廉的报酬。
如果换个制片方,恐怕《宝莲灯》的制作成本要翻个倍都不止。
这就是为什么说《宝莲灯》根本不是一部商业化作品,整个制作过程,看不到一丝商业化的气息。
真正的商业化,应该是上美拿着剧本去找投资方,而投资方看到了剧本的商业潜力,决定投资。
然后他们再用这些钱,去找人,给每个参与者相应的片酬。
如此一套流程下来,就算是动画片不赚什么钱,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不亏大钱,都是有希望的。
因为模式很好复制,只要愿意继续投入,下次大有希望成功。
《宝莲灯》的模式无法复制,而且耗时非常长,那它就不可能成为拯救中国动画片的良方。
其他人没有办法像上美厂一样,不花几个钱就请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