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下从树上跌落的男孩,救活被牛排卡住喉咙的老头,以及学习弹奏钢琴,最终男主角终于摆脱了不断重复的土拨鼠日,还因此收获了爱情。
和《土拨鼠日》没有任何原因的重复不同,《源代码》给出了一个看似更加科学的解释:
人脑在死亡之后会保持一段约8分钟的短暂记忆,而所谓的源代码正是利用人脑的这种特征,建造起来的一段长达8分钟的镜像世界。
源代码的世界和主世界相互独立又互不干扰,但是从源代码世界获取的信息在主世界却依然有效。
设定看起来和《土拨鼠日》的不断循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仔细一琢磨,两者又似乎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所体现的就是创新,相比于《土拨鼠日》的一天循环,《源代码》的8分钟循环显然更具紧迫性。
而且和《土拨鼠日》相比,《源代码》世界的真相无疑更让人揪心。
观众看《土拨鼠日》会觉得即使永远陷在循环里似乎也不错,因为在循环的世界里,主角就是神。
而《源代码》世界无疑要更悲凉的多。
在只看了一半电影的观众而言,列车上形形色色的人实际上全都已经死了,这些在和主角交流、互动的人,实际上就只是那个名叫肖文的人死后在大脑中残留的影像。
宋茄饰演的女主角对主角有好感,每一个观众都能看到这点,女主角很温柔也很善良,被人把咖啡洒在鞋上,她也只是一笑而过。
然而从电影设定上来讲,这个很好很温柔而且很明显喜欢主角的女人实际上也是一个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