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朕险些忘了他也是胡人。李隆基咬牙切齿。
\n
经过了安禄山谋反,李隆基倒是不相信胡将了,可带来的后果就是他越发忌惮怀疑胡将。
\n
高仙芝是不是也要谋反?他是不是打算归顺安禄山?
\n
只一丁点儿的怀疑便将李隆基胸中自得知安禄山谋反之后便烧得一日比一日剧烈的怒火彻底引发,怀疑的火焰烧毁了李隆基仅存的理智。
\n
朕派接替高仙芝的将领随你一同前往潼关,你带着二百陌刀手拿下高仙芝,朕要治他抗旨不尊之罪!
\n
第235章
\n
高仙芝手拿千里镜,站在潼关城墙上看着不远处只余下万余老弱病残的安禄山军营地,忧心忡忡。
\n
这千里镜是封常清送来的稀罕物件,居高临下没有遮挡能看到数里乃至十数里外的东西,十分适合据关而守观察敌情。
\n
随从看到高仙芝忧虑,道:叛军退走不是好事吗,将军为何反而更加忧愁?
\n
高仙芝叹了口气,沉重道:安禄山既然已经造反,必定也知道这是一条回不了头的路,倘若拿不下长安,那日后死的便是他。叛军又兵强马壮,我等只是勉强占据地利方能抵挡一二。他抱着必死之心攻打潼关,局势又占优,为何会贸然撤退呢?
\n
事出反常必有妖,只怕撤兵是假,引诱咱们出关追击再反打一耙是真。
\n
随从疑惑道:既然将军已经看穿了他们的计谋,那咱们固守潼关不出关就是了,为何还要为此忧愁呢?
\n
高仙芝眼中满是忧虑:此计策不是为我而设,而是为那位而设啊,是守城还是出战,也由不得我做主,只要那位动了心,安禄山此计便成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