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垂拱殿前,已经代为御批的,以及不可代为御批只可宣仁帝亲批,以及相对紧急的札子,都会进行分类。
\n
是时呈上去一眼可见,为宣仁帝节省了许多琐碎无用的功夫。
\n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圣上对代批不满,或是他因某些原因不想亲自批阅,尚书内省这会派一位直笔内人过去,由其口诉,代为御批。
\n
一般这种情况,以前是虞夫人,现在多是程半香和关巧慧二人负责。
\n
元贞跟着走了一遭,大致流程就全都明白了。又去下面的甲、乙、丙、丁、戊、己六房看了一下,认识了各房领头的直笔内人。
\n
如今顶着直笔内人头衔的,除了程半香和关巧慧,也就这六人。其他人都是副笔或预笔,也就是暂时还不可担当一面的。
\n
元贞只花了两日,就把这一切都捋顺了,之后就开始跟着甲字房的周直笔学着开始批阅奏疏。
\n
批奏疏不同其他,遣词酌句都有考究,不过这些难不倒元贞,找来几本批过的奏疏当范例看,便知该如何写了。
\n
诸如问安奏疏是一类遣词酌句,禀事札子又是一类。
\n
周直笔是个非常温和的人,虽容貌不太出众,但自有一身清正的书卷气。
\n
如今元贞与尚书内省大部分人都接触过,发现大概是一个人的气场会影响整体,这里的女官大多都聪慧和善,可能与外人接触的少,虽性格各有不同,却没有那种心眼特别多的人。
\n
所以也就不存在刁难、看轻之类的事,所以说与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事。
\n
除了学着批阅奏疏外,她还跟在虞夫人身边,听她谈一些朝事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秘事。
\n
越听她心中越是明悟,而一晃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