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贾环总觉得皇帝这话里带着调侃,他不是进士,就是个倒一的同进士,他爹,他爹在工部十几年没挪位置,那确实熟啊。
\n
果然,御书房里一阵沉寂。
\n
工部尚书率先打破,问贾环,“这玉米当真如你说的那般高产?”
\n
这就是他以后的长官了,贾环沉口气,解释道,“下官种的这几年,年年如此。”
\n
“不同地域气候或许会有所差异,但据下官观察,这玉米适应力极强,山坡、河边都可以长,不怎么挑地。管理好了,产量不会太低。暖和的地方还可以考虑和小麦轮作。而且秸秆可以当作饲料,从头到尾,一点儿不浪费。”
\n
贾环又将殿试时答卷上所写的内容给众人重新解释了一遍,从玉米是怎么发现的开始,如何种植管理,生长周期,平均一亩产量如何,再到口感、饱腹耐饿程度,初步推测了大周适宜种植的地区。
\n
贾环有上一世的记忆,加上文老这几年的实践经验,一综合,把玉米的事说得头头是道,众人仿佛已经看到了粮满仓、谷满院的场景。
\n
皇帝听了大喜,“既进了工部,这事就还由你负责。只是你初入官场,粮食问题关系到天下苍生,事关重大,还需有个人在一旁监督指导。工部几位爱卿事多责任重,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人陪你。这样,朕的几个儿子,老二不在京,老四老五年龄小,剩下老三和太子。”
\n
“老三战名在外,骁勇威严,除了脾气有点儿冷,不爱理人,文韬武略,哪哪都好。做事尤其谨慎周全,严于律己,对手下管束也严格。像你这样初入官场的,到了他手底下,怕是要遭些罪的。”
\n
皇帝看着贾环,顿了顿,笑道,“至于太子吗,朕一手带出来的,是个好的,温厚和善。你若跟着太子,想必能学到很多东西,大有益处。这两个人,你选一个,陪你负责玉米的事。”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