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荔,去她哥哥那里旁敲侧击问两句。’‘知道世子爷没事就好……’
\n
陈秉江注意到了门口两个大丫鬟的眉眼官司,但他没理。近来事多,牵扯他精力的东西也多,就算丫鬟们觉得哪里不妥,担心禀到了父亲母亲那里,他们也只会以为是这个多事之秋造成的。
\n
陈秉江是在思索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n
刚才赵大说了一些店铺的信息,有的掌柜家是拐弯抹角的四大世家某家亲戚,有的是四大世家中放出来的多年忠仆,有的看似不沾边,实际上与谁谁家的管事姑姑结了干亲……
\n
这本不能说明什么,四大世家家底深厚,名下产业众多是应当的。他们也没有一手垄断了米粮行业,他们只是这次准备涨价的米粮商铺中最大的一批势力。统一口径提价也可以解释成他们想要贪财,但是……陈秉江以一个老编辑看古代文的多年经验来判定:
\n
这种穿越古代流中总有一种老梗了。
\n
世家大族想对付拿捏皇帝的办法是什么?不能直接造反,那就打经济仗,打官场仗,打地方仗,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给皇帝找罪受,试图拿捏皇权,皇权和臣子总有一方会占上风,另一方得听他们的话。
\n
昭朝建立刚三代,武风昌盛,新贵众多。还属于皇权强硬,世家蛰伏的时候。
\n
他们最大的摩擦就是不久前王家嫡子王森年被处死之事了。这是四大世家借此表达不满的一种试探,同时也是报复皇帝的反击吗?如果陈秉江没有猜错,这次世家们打的就是经济仗……
\n
很显然,除了皇家,谁是储存钱粮物资最多的人?不是大富商们,就得是这种积年世家。这次秋粮未收,几地又接连动荡,粮食缺口极大,直弄到了朝中寸步难行的艰难境地。若是皇上咬咬牙从哪里挤出一笔钱来,说不定还能大出血渡过难关。但若是世家们带动起散户,先收走市面上的粮食,再统一将米粮价格往上涨……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