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圣光’这家企业确实很特别。只要它介入的行业,其发展速度都会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加快。”
“这个重型机的情报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我们去年就收集到它的风洞模型照片,只是没想到其原型机出现的如此之快。”
“发动机是最大难题。但马达西奇两年前就跟‘圣光’合作,双方的合资工厂早就建好了。我们试图阻止但一直没成功。猜测这个机型跟十号工程用了相同的航发。”
新闻上的战机并不是凭空出现。从各种逻辑推理上来讲,它有出现的现实基础。制造它的所有条件都完备的,就看有没有需求。
而很显然,国内空军很需要一款重型战机。但‘蓝军’的出现让空军对苏-27倍感失望,谁也不愿意花大价钱买一款装备就落后的破烂啊。
“如此看来,这款放大的双发十号工程应该比苏-27更强。”
“参考前不久发生在海峡的冲突,其性能只怕接近F-14D。”
接近美帝海军正在换装的F-14D?这个评估实在超出了情报武官的承受能力。不过在必要时刻高估或低估对手实力,这在CIA来说也是传统艺能。
现在新型战机刚刚出现,高估几分并不为过。说不定CIA还要向国会发出警告,自家的地区航空优势正遭到严重挑战,美军会感谢他们的。
想要情报判读人员像外头的小青年一样激动兴奋的大喊大叫,又或者悲观丧气?不,不可能的。他们冷静的很。
情报判读工作单调乏味,完成一项又一项,写的报告一本又一本。这也就是个份工作,还是特别容易令人精疲力尽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