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吗?从新疆那一趟回来,夏赊雨承认自己的兴趣发生了些许变化,而且也不仅仅是对这些小玩意儿本身,他好像更感兴趣是它们背后运作的这套体系,它们如何被生产、交换、产生价值。
\n
这个自然。徐莫北回答,现在闷头做手艺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得展出,得宣传,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早就不流行了徐莫北转着手串,笑着将刚刚拭手的毛巾竖在餐盘前面,你看酒再香,给你前面砌一堵死墙,有什么用?
\n
徐莫北自己是做营销广告的,自然深谙此道,只是夏赊雨也有自己的判断:不过酒香还是第一位的。我见过很多宣传浮于表面,东西不好,更是起不到什么效果。
\n
徐莫北兴奋地一拍桌子:你算是说到精髓了!不过现在就是很缺又懂活儿又懂宣传的人。大部分广告公司都很浮躁。你看我们接了非遗的推广,坐在办公室里敲字、查资料?不行的。我们得真去人家家里,去厂子里,看他们怎么做纸,怎么选陶土,得把工艺的过程自己摸清楚了,想透了,才能用最好理解的方式告诉给更多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n
两个人没想到在这方面一拍即合,相谈甚欢。在饭店门口分别时,徐莫北再次提起:我有个朋友是策展的,如果最近遇到有什么好的工艺美术展,我喊你一起。
\n
夏赊雨这回给予了肯定答复:没问题,我也正好想去长长见识。
\n
徐莫北低头点了根烟,轻描淡写道:小事儿。停顿一会又讳莫如深地说道,不过我倒是有件事想求你。
\n
人情世故里摸爬滚打惯了的夏赊雨,体察到这句语气里的复杂,凝神看着他:嗯,你说。
\n
徐莫北笑了笑:听说你和傅苔岑关系不错,最近签下了他的书?
\n
这时候徐莫北的眼神突然有点不好懂了,夏赊雨和他对视了几秒,没猜出后话,只能应下:是,费了挺大力气,不过傅老师确实也很给面子。
\n
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