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对北川秀说了那句话。
北川秀大概能理解他的意思,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用微微点头来回答他。
他是立志要成为文豪的男人。
一路上披荆斩棘,一步步从纯粹的文抄公蜕变成符合名声地位的创作者。
这条路很难走,甚至可能是绝路思路,但他必须要走,必须尝试走一走。
所以沿途的风景再好,再令人感叹,也无法让他停下脚步一秒!
十六个小时后,北川秀成功抵达阿兰达国际机场。
等候多时的马悦然和克努特冲上来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脸上的喜悦之色呼之欲出。
“北川老师,欢迎你回斯德哥尔摩。”克努特的欢迎发自内心,他是为数不多从一开始就坚定站在北川秀阵营的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
马悦然也是一番恭喜,随后一边带着北川秀往外走,一边和他说起接下来瑞典文学院之行的一些细则。
瑞典文学院里全是世界各国爱好文学的有志青年,其中一大部分来自瑞典与挪威的高知家庭。
和北川秀认知中的高级文学院不同,瑞典文学院除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固定评选机构外,也是大量富裕白人的聚集地。
这也意味着在这种地方授课,得顾及到一些西方世界不能明说的“潜规则”。
“你的名气很大,听说你要来授课,很多常年不来学院的学生也纷纷订了机票飞回来,就为了听你一节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