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的渴求和困惑。
这样直抒胸臆的写法,斋藤玲奈第一次见。
现阶段的文学作品,因深受近代以及当代那几名大文学家的影响,加之如今正处于大萧条时期,文字大多显得晦涩难懂,且充斥着对社会的批判。
甚至《群像》编辑部的编辑们一致认为,要想在近十年成为一名文学家,所写的文字得足够“古典化”,小说越繁琐滞涩越好。
像这样的轻快简洁文风,简直和整个纯文学界背道而驰!
但意外的感觉还不错。
再往下,第01节的前半段叙述了作者从一名叫做哈特菲尔德的外国作家那儿得到了诸多问题的答案。
文中还写到作者是因为看了哈特菲尔德的小说才有了提笔的念头,而且深受其各种文学理念的影响。
“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心情愉悦有何不好》1936年)
这句话节选自哈特菲尔德这位作者在1936年写的一本书,也是作者认为自我写作疑惑被解答的根源点所在。
“这句话...说得实在精辟,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斋藤玲奈不禁赞叹道。
可让她郁闷的是,这么优秀的一位外国作家,她竟然闻所未闻!
在东大读书时,她经常去图书馆看一些外文原著,几乎把能看的都看了个遍。
但她从未听说过一个叫哈特菲尔德的作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