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百姓们有多拥戴陈之涣,官场上的人就有多排挤他。因为陈之涣的眼里,容不下为官者的任何一点儿瑕疵。
\n
生而为人,又岂会没有瑕疵?
\n
陈之涣委实太过极端了些。
\n
武德十二年秋,承恩伯家的二公子在与人出行时,大肆踩踏麦田,此事刚好被路过的陈之涣撞了个正着。
\n
面对伯爵公子的有恃无恐,和粮食被毁百姓的涕泪横流,陈之涣被气得不轻,当场便以自己的官身对二公子进行了惩罚。不料动刑的小吏下手过重,导致承恩伯家的二公子被打断了脊背,下身瘫痪,终身也无法站起!
\n
承恩伯得知后,当即上奏弹劾陈之涣。
\n
量刑过重乃为官之大忌。
\n
再加上当日求着陈之涣做主的百姓临时反口,称承恩伯二公子已对毁坏的麦田进行了赔偿,他们银货两讫,并无冤屈。
\n
陈之涣辩无可辩,武德帝遂将其下放到偏远的黔州做知县。
\n
武德帝此举看似惩罚了陈之涣,实则却是起了惜才之心。
\n
彼时的陈之涣委实是太偏激了。
\n
武德帝将其遣去偏远地区历练,就是为了让他看看黎庶百姓,看看世道艰辛,藉机打磨其心性,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民效力。
\n
陈之涣也不负武德帝的期望,将近三年的时间,他长进了很多,也变得不再莽撞,他所管辖的县城是黔州辖内发展最好的一块地方。
\n
照理地方官员没有调令,是不能离开其所任职的县城的,除非该地出现了重大案情,上陈无路,当地官员才会历经万难,入京面圣。
\n
此举所要表达的不信上峰之意,不言而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