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凡闻言笑着点点头,对荀钰说道:“荀氏乃颍川三大氏族之首,在陈国境内也是有名的,荀善女要作些积攒功德,以求渡世的好事,老僧岂有不允之理。”
荀钰正要说辞,一旁有个和尚说道:“西晋王朝南下,山河倾覆百川沸腾,不知这世道要多好多业障,可陈国近来东征,杀孽也数之不尽,不知道长几时去北宁国故土摆那周天大醮?”
“慎言!哪有你这无理说法?”觉凡向后转头,盯着这位由徒弟战亡前带回来的小和尚。
老僧知他心里想的,陈国也好西晋王朝也好,能成就今日之霸业,其手中定然浸染鲜血,基业垫脚尸骨更是难以数记。
千家万户成了坐下累累白骨,陈国各氏族难辞其咎,虽受命于人主,可到底是那持刀人,事后损功德度化世道,那早先何必挥刀呢?
这人是早年被带上小普陀寺,性情同其余稚子蒙童并无差异,只是学佛法后就变了,似今日冒犯举措时时有,觉凡为定他心思,就为这佛子取法号静根。
静根摇摇头,示意主持莫要误会,继续说道:“依小僧来看,世间杀戮未有改变,唯有持刀之手在变,之后虽会有道长此类人去缝缝补补,修缮刀下缺口,可小僧想问:为何不论过去多少年,道书佛经写出多少本,改变的都只是持刀之手呢?”
贺俶真晓得意思,知他那种愤怒,于是说道:“要明世情变化不似燕雀衔泥筑巢,非持恒心便能功成。”
“佛经有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世间不会有固定的我性,亦不存在不定的空性。道书有类似……”
话未说完,静根打断问道:“我修为见识不如道长,还请道长说得明白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